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宗教社會學名著選讀
SOCIOLOGY OF RELIGION:SELECTED READINGS 
開課學期
99-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林 端 
課號
Soc7015 
課程識別碼
325 M37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12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自社會學在西方誕生以來,「宗教社會學」一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根據我過去在台大社會學研究所與政大宗教研究所教過十次以上的經驗,要實際理解「宗教社會學」的發展與貢獻,必須先從宗教社會學理論出發,才能奠立紮實的學習基礎。一兩百年來,從古典社會學到當代社會學,西方世界產生了多個宗教社會學的流派與大師,百家爭鳴,各有擅場。這學期我們希望在課程快速的回顧中,先得以一窺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堂奧。

在古典社會學的階段,我們挑選了四位大師的宗教社會學理論作品,分別是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韋伯(Max Weber, 1864-1920)與齊美爾(Georg Simmel, 1858-1918)。在二次戰後的當代社會學階段,我們則選定了結構功能論的派深思(Talcott Parsons, 1902-1979),社會現象學的柏格(Peter Berger, 1929-)、陸克曼(Thomas Luckmann, 1927-),系統理論的盧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詮釋人類學的格爾茨(Clifford Geertz, 1926-2006),還有理性選擇派的史塔克(Rodney Stark, 1934-)與芬克(Roger Finke, 1954-)等人的宗教社會學理論的作品。

在奠定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基礎之後,我們希望透過對英國學者Grace Davie在2007年出版的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的共同閱讀,加強大家對宗教社會學實質經驗研究課題的理解。
 

課程目標
我們希望透過閱讀古典與當代宗教社會學大師的理論原典,師生在課堂上相互討論,腦力激盪,加強同學對人類社會宗教現象的理解、分析與思辨的能力。因為社會學是一門分析性、思辨性的學問,宗教社會學也不例外。社會所與其它有興趣的同學,修了這門課之後,在宗教社會學理論建構與分析思辨上,應該會有明顯的收穫。

綜上所述,我們這學期的「宗教社會學」包括兩大部分: 理論探討與實質經驗研究。作為社會學重要的一部份的宗教社會學,具體而微地展現了經驗科學的特色: 理論探討與實質經驗研究,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1) 九月十三日:課程簡介、分配報告與記錄工作。

(2) 九月廿日: Marx:〈對黑格爾法哲學、猶太人等的批判〉,pp. 39-58。

(3) 九月廿七日: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導論〉,pp. 1-21。
Durkheim:〈第一章 宗教的定義〉,pp. 23-53。

(4) 十月四日: Weber:〈資本主義精神與理性化〉,pp. 37-52。
Weber:〈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pp. 53-99。

(5) 十月十一日:Weber:〈宗教拒世的階段與方向〉,pp. 101-150。

(6) 十月十八日:Simmel:〈論宗教社會學〉,pp. 1-21。
Shilling/Mellor:〈悲劇論社會學〉,pp. 71-90。

(7) 十月廿五日:Berger/Luckmann: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Sociology of
Knowledge,pp. 175-184.
Berger:〈宗教與世界的構造〉,pp. 7-36。

(8) 十一月一日:Berger:〈宗教與世界的維繫〉,pp. 37-62。
Luckmann:〈現代社會中的宗教與個人認同〉,pp.
85-120。

(9) 十一月十五日: Parsons: Religion in a Modern, Pluralistic Society pp., 125-146.

(10) 十一月廿二日:Geertz:〈宗教、意識型態是一種文化系統〉,pp. 75-100。

(11):十一月廿九日:Luhmann:〈意義形式宗教〉,pp. 33-84。

(12) 十二月六日: Davie: Chpt. 4.: Rational Choice Theory,pp. 67-88。
Stark/Finke:《信仰的法則》,〈導論〉,pp. 1-30。

(13) 十二月十三日:Stark/Finke:〈第一部份 衝突中的范式〉,pp. 31-98。

(14) 十二月廿日:Stark/Finke:〈第二部份 宗教個體〉,pp. 99-172。

(15) 十二月廿七日:Davie:Chpt. 7:Mainstream Religions,pp.135-157。
Chpt. 8:Minorities and Margins,pp.158-180。

(16) 一月三日: Davie:Chpt. 9:Fundamentalisms in World,pp.181-201。
Chpt. 10:Globalization and Religion,pp.202-223。

(17)一月十日:Davie:Chpt. 11:Religion and Everyday,pp.224-244。
Chpt. 12:Conclusion,pp.245-256。
 
課程要求

課程以討論為主,每位課程參與者務必(1)作一次以上的上課報告與作一次記錄;(2)隨課程閱讀文章並參與討論;(3)期末交一份書面報告。總成績前二項佔40%,書面報告佔6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Berger, Peter L. 1969: The Sacred Canopy :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中譯:《神聖的帷幕 : 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 》(台北:商周,2003))。

Davie, Grace 2007: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London).

Durkheim, Emile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中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1998)).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

Luckmann, Thomas 1967: The Invisible Religion: The Problem of Religion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中譯:《無形的宗教 : 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Luhmann, Niklas 2000: Die Religion der Gesellschaft (Frankfurt/M.)(中譯:
《社會的宗教》(台北: 商周,2004))。
文化研究所)。

Marx, Karl & Engels, Friedrich 1991: 《馬克思、恩格斯論無神論、宗教與教會》
(北京:華文,1991)。

Parsons, Talcott 1966: Religion in a Modern, Pluralistic Society,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7(3): 125-146.

Shilling, Chris. & Mellor, Philip, 2001: The Sociological Ambition: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 and Moral Life (London)(中譯:《社會學何為?》(北京:北大出版社),2009)。

Simmel, Georg 1997:Essays on Religion(New Haven)(中譯:《現代人與宗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

Stark, Rodney/Finke, Roger 2000: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Berkeley) (中譯:《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Weber, Max 1992: 《宗教與世界》(台北:遠流)。

Weber, Max 1993a: 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
(Bodenheim)(中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2001)).

Weber, Max 1993b: Religionssoziologie (Tubingen)
(中譯:《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1993))。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